穿着外卖服戴着头盔的年轻人拆北大录取通知书,这个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但说实话背后的事儿比表面看着复杂多了。
王佳皓18岁山西运城平陆县人,631分进了北大护理学院,这分数吧也不算特别高但对农村娃来说够改变命运的了,问题是他干嘛暑假去送外卖,网上好多人想不通说都考上北大了还折腾啥直接在家等开学不行吗。
说真的我挺佩服这孩子的清醒劲儿,他爸妈工地上干活家里也就那样,考完试总得做点啥吧不能天天在家躺着,送外卖虽然一天就几十块但比闲着强啊,况且人家自己都说了戴面罩穿冰袖的哪有他爸妈在工地晒太阳那么辛苦。
网上的反应最有意思。有人替他惋惜,说631分读护理太可惜了,应该复读冲更好的专业,还有人拿他跟河南那个郭恩惠比,人家669分进了北大护理结果退学复读,第二年716分考进清华软件工程,但我觉得这两个孩子的选择都没错,只是家庭条件不一样罢了。
展开剩余65%郭恩惠可能家里条件好一些,承担得起复读的成本,王佳皓不行,他很实在地说了句"只有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有好的出路",听起来朴素,但道理是对的。
说到护理专业确实挺尴尬的,社会上对这个专业偏见不小,觉得就是伺候人的活儿技术含量不高,可实际上呢现在护士缺口有510万,老龄化这么严重高端护理需求越来越大,北大护理学院全球排名第38位毕业生起薪1.2万左右,三甲医院都抢着要呢。
外卖平台给了王佳皓2万块钱奖励金和一辆自行车,寓意"自然就行,大展宏图",这个寓意起得有点生硬不过钱是实在的,对这孩子来说应该挺有用。
特别理解王佳皓不愿意复读的想法,复读意味着又要花一年时间还得承担考得更差的风险,对他这样的家庭来说压力太大了,再说北大的牌子在那儿摆着哪怕是护理专业,以后考研考博换专业方向都比普通学校容易得多。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妥协是对梦想的放弃,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最理智的选择,梦想当然重要可现实更残酷,王佳皓能在18岁就想得这么清楚比那些只会空想的同龄人强多了。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他考上北大而是他送外卖时说的那句话——"能留下一些回忆"。这孩子通过送外卖把自己家乡的街道都跑熟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长呢。
现在护理行业确实在变化,上海浙江都在试点给护士更多的职业空间,甚至有些地方护理专家的年薪能对标副主任医师,北大护理学科做的交叉研究也很多专利成果有123项,所以说这个专业真的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选择什么专业终究是个人的事儿外人说再多也没用,王佳皓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接下来就看他能不能在北大好好学习争取考研考博了,我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不会差有这份清醒和踏实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
发布于:江苏省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